产品详情
[21]辛酉,宣武節度使劉洽,神策都知兵馬使曲環,滑州刺史襄平李澄,朔方大將唐朝臣,大破淄青、魏博之兵于徐州。。,。、”憲宗親近的宦官認爲:“給與的賞賜太多,若以後再有此例,將拿什麽給他們呢?”憲宗將宦官的話告訴了李绛,李绛說:“田興不肯貪圖專擅一地的好處,不顧四周相鄰各道的禍患,歸順本朝,陛下怎麽能夠珍惜微小的費用,反而丟掉重大的謀劃,不肯用這點錢財去收取一道的人心呢!錢財使用光了會重新得到的,而這一時機一旦失去,就不能夠再追回來了。。,。?!” [17]庚午(二十五日),答蕃判官、監察禦史于與吐蕃使者論剌沒藏從青海回朝,說是雙方邊界已經確定,請讓區頰贊回國。。,。、上欲以郭子儀爲適副,程元振、魚朝恩等沮之而止。。,。、”德宗因財物用度還正窘困,如果都按照神策軍的標准供給糧食,便拿不出糧食來供給各軍。。,。
董晉來到的第二天,將駐紮在官署走廊裏的將士全數撤除了。。,。 [4]壬子(十二日),李師古派兵駐紮在本道的西部邊境上,以便威脅滑州。。,。這時,中書省、門下省、尚書省的官員聯名上疏,申訴李绛冤枉,谏議大夫孔敏行把楊叔元如何激怒新兵作亂的事實經過呈奏文宗,文宗這才明白李绛被害的事實真相。。,。、彼二人始則勸人爲亂,終則賣主規利,其死固有余罪。。,。
[4]李绛奏振武、天德左右良田可萬頃,請擇能吏開置營田,可以省費足食,上從之。。,。、 [12]李萬榮疾病,其子爲兵馬使。。,。
[2]壬戌(十四日),田弘正奏捷文告送到京城。。,。若遽與之屑屑校計锱铢,安能久行乎!異日必有患吾所給多而減之者;減半以下猶可也,過此則不能運矣。。,。;!現只留李光顔、裴度兩支兵馬,請陛下各置都監一人,各道的監軍,都予以罷除。。,。、李揆是崤山以東地區的名門大族,見了李輔國還要行子弟禮,稱他爲五父。。,。
今罪法未詳,陛下已存惠貸,若簿錄其家,恐以財傷義。。,。如今的員外官和試官,與勳官、散官、爵號很有些類似,雖然授給這種官不用消耗薪俸,不占去名額。。,。、一排排的房屋被毀壞蕩盡,百姓都只好穿上紙衣。。,。戊寅(十四日),回鹘國上奏:“我國已經出動一萬名騎兵到北庭,一萬名騎兵到安西,抵抗吐蕃侵擾,以便迎接公主。。,。八月,壬寅(初三),他派遣中使往蔡州去殺害顔真卿。。,。”朱滔當即派遣他的執憲大夫鄭景濟等人率領步兵、騎兵共五千人協助馬,合兵共一萬二千人,攻打魏州。。,。、
[7]乙亥(疑誤),吐蕃派遣臣下論頰熱入朝進貢。。,。刀斧兵馬使王童之謀作亂,期以辛酉旦警嚴而發。。,。
你身爲人子,殺父篡位,爲天地之所不容。。,。 [28]八月,壬戌,以妃郭氏爲貴妃。。,。丁已,吐蕃大掠陽、吳山、華亭,老弱者殺之,或斷手鑿目,棄之而去;驅丁壯萬馀悉送安化峽西,將分隸羌、渾,乃告之曰:“聽爾東向哭辭鄉國!”衆大哭,赴崖谷死傷者千馀人。。,。;!、不久,劉濟起用自己的兒子爲副大使,劉怨恨劉濟,便擅自向朝廷上表,派兵一千人參加防禦吐蕃。。,。昔孫思邈有言,‘藥勢有所偏助,令人藏氣不平,借使有疾用藥,猶須重慎。。,。 乙巳(初五),德宗任命陝虢防遏使唐朝臣爲河中、同绛節度使,任命前河中尹李齊運爲京兆尹,爲李晟軍供給糧食和勞役。。,。、
神策、昭義、河陽軍小卻,見河東軍捷,還鬥,又破之。。,。、每當計議軍政事務時,擔任監軍的宦官幾十個人坐在帳幕中議論紛纭,爭執難下,難以裁決,只好作罷。。,。禦史中丞牛僧孺一再請求殺掉,穆宗說:“直臣很有才能,殺了可惜!”牛僧孺回答說:“那些沒有才能的人,整天考慮的不過是吃飽穿暖,滿足妻子的要求,對這些人,國家又有什麽可顧慮的!制定法律的目的,本來就是約束那些有才能的人。。,。!
當此時,如果馬侍中渡過黃河襲擊我們,我們便會全軍覆沒了!我們請求和好能夠成功,全賴馬侍中從中出力。。,。! [31]鄭注欲收僧尼之譽,固請罷沙汰,從之。。,。 [8]賜魏博節度使何重順名弘敬。。。自淮西用兵以來,度支、鹽鐵及四方爭進奉,謂之“助軍”;賊平又進奉,謂之“賀禮”;後又進奉,謂之“助賞”;上加尊號又進奉,亦謂之“賀禮”。。,。;、其後吐蕃請和,泌子隨三詣阙號泣上表,乞從其請;德宗以吐蕃多詐,不許。。,。;”觀察使派遣判官督促他征稅,判官來到道州時,陽城事先已經將自己囚禁在監獄中了。。,。
溆退而告人曰:“食其祿而違其難,何以爲臣!吾幸托肺附,非不知往必死,但舉朝無蹈難之臣,使聖情慊慊耳!”遂奉诏詣。。,。!” 丁卯(初五),德宗頒诏說:“李懷光曾經立下功勞,現寬宥他的一個兒子,使此子承續他,賜給此子田地住宅,將李懷光的頭顱和屍身送回,讓此子殡葬。。,。故臣以爲不必用兵,可坐待魏博之自歸也。。,。況且,嶺南與安南,無不是陛下的國土,中使與外使無不是陛下的臣屬,何必相信嶺南而拒絕安南,重視中使而輕視外使呢!希望陛下將嶺南的奏議廢止了,不要實行。。,。! 官軍與淮西軍隔著水駐紮下來,官軍的各支軍隊相互躊躇觀望,沒有哪支軍隊有膽量渡過水。。,。李逢吉和他的黨羽由此而大爲恐懼。。。